主题:如何让绩效考核为结果付薪?!
现在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风气导致了很多企业在考核上出现了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问题。而在绩效考核中,如果只是单纯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其过程,很容易在考核中形成错误导向,从而导致与企业原定发展目标完全不同的意外结果。
一、在团队内形成一种作弊风气
有考核就有作弊,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重奖之也一定会有“弊夫”。比如阿里巴巴的“供应商欺诈门”事件,直接导致阿里巴巴CEO卫哲及COO李旭晖引咎辞职。阿里巴巴折损了两员能征善战的大将不说,其商业信誉和品牌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参与调查赢单反、IPAD :2012年中国HR生存现状调查火热进行中】
事件追踪:在2008年11月全球经济危机时,曾为了进一步吸引中小企业厂商,获得更高的市场渗透率,阿里巴巴推出了入门级会员服务,通过低价、低门槛的策略,使得阿里巴巴当年第四季度破纪录地新增了了大量的“中国供应商”的用户。然而在业绩指标增长的背后,却是阿里巴巴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间,出现了大量的签约“中国供应商”涉及诈骗全球买家的情况。
绩效考核重视可见业绩,可以在短时间内为企业活动大量“良好成绩”,但却难以衡量在绩效考核中的职业道德优劣,起不到对无德员工的限制,伴随着时间的增长,留下大量隐患,从而使得企业发展出现不可控制的经营风险。
015转载